大约50年前结石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放性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以及腔内泌尿外科诊疗技术的出现,输尿管结石诊疗逐步发生变化。1979年首次报道了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结石;1983年,Bagley等人首次引入了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尿石症的方法根据结石大小、部位、成分以及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个人偏好情况等有多种选择。2021年欧洲的一位泌尿权威专家Dr. Bhaskar Somani,对SWL、URS和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冲击波碎石术(SWL)
1980年,德国Dornier公司使用透视或超声波方法定位结石,并生产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HM-1。欧洲泌尿外科指南(EAU)建议将SWL作为输尿管近端和远端结石(<10 mm)的一线治疗方法。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AUA)认为:SWL对患者上段,中段和下段的结石清除率(SFR)分别为82%,73%以及74%。SWL手术创伤较小,成年患者采用SWL治疗不需要接受全麻。但SWL对胱氨酸结石和肥胖患者效果差,并发症有“腹痛,血尿,脓毒症,肾周血肿以及输尿管结石碎片引发的梗阻产生石街”。建议在开展SWL手术时进行镇痛,术后使用坦索罗辛药物帮助患者排石和缓解不适或疼痛症状。
输尿管镜手术(URS)
输尿管镜(URS)既可以用于诊断也可以用于治疗。1960年内镜治疗器械的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EAU指南建议采用URS手术对输尿管近端和远端结石进行治疗;推荐将URS作为结石>10 mm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近期,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软镜输尿管软镜(f-URS),该器械同时具备“压力控制反馈灌流系统”和“抽吸机制”帮助医生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大的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分为光纤和电子两种,电子镜成像质量高,不需额外配置光缆或摄像头。随着更细的电子软镜技术不断发展,内镜在“手术入路和结石可视化方面”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输尿管软镜(f-URS)的适应症也不断增多,现在甚至可以使用输尿管软镜去取移植肾内的肾结石了。现在的一次性输尿管镜可主动二次弯曲,最大偏转角度可至双向270度,能够进一步扩大手术视野和扩大手术的适用范围一次性的使用减少交叉感染和解决重复使用软镜高维修费用等问题。
顺行输尿管镜手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多数泌尿外科诊疗指南中都建议:采用顺行URS手术方法对较大的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由于“移植肾的输尿管吻合口前移以及输尿管的解剖复杂”,逆行手术入路的难度较大,URS可用于去除移植肾中较大的肾结石。有报道称:采用逆行入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结石移位的发生率为28%~60%不等,结石清除率低,很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采用顺行URS方法进行治疗,可规避这些风险,并可进一步改善手术视野和结石清除率。
顺行手术入路的缺点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辐射暴露量高,可能会引发与肾脏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等。近期开展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大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逆行手术方法相比,PCNL手术方法治疗的结石清除率高,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相近。
治疗器械的小型和手术通道不断减少可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降低出血症状的发生风险。现在PCNL手术通道的尺寸可小至4.85 Fr,使PCNL手术患者出血症状,术后疼痛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还可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我们现在还可以使用多种碎石能量(包括超声波,Ho:YAG激光以及现在的TFL激光碎石器)进行PCNL手术,提高碎石清石率。
药物排石治疗(MET)
EAU指南认为药物排石治疗(MET)有助于患者排出结石,MET对输尿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从而促进结石排出。采用MET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降低手术和麻醉的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AI)
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人们目睹了人工智能技术(AI)在治疗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泌尿外科治疗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尿石症诊疗方面,AI技术已被应用于“结石定位(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结石成分检测,预测自发排石情况以及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治疗预后情况”等多个方面。随着电子诊疗数据库的使用,AI技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们不断开发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使的泌尿外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证实”,我们相信,最终国际泌尿外科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这些方法甚至可能会成为新的治疗金标准。
声明:本文是文献部分翻译,作者与该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文献: Bhanot R , Jones P , Somani B .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eric Stones - State-of-the-Art Review[J]. Research and Reports in Urology, 2021.